咨询热线

15618983369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25

    11-26

    提到“运动粘度”,不用觉得复杂,其实就是液体“流动的快慢劲儿”——比如冬天的机油流得慢,夏天的汽油流得快,这就是粘度不同。ASTMD445全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就是精准测这个“快慢”的专业工具。它的核心逻辑特别好理解,类似我们看水从杯子里漏完的时间。仪器里有个标准的“U型玻璃管”,管里有两个固定的刻度线。测试时,先把要测的油样或液体放进恒温槽,让温度稳定在标准要求(比如40℃或100℃)——温度变了,粘度也会变,恒温是测准的关键。等温度稳定后,液体就会在重力作用下顺着U型管流...

  • 2025

    11-25

    GB/T1632自动低温运动粘度测定仪作为精密检测设备,其检测精度和使用寿命与日常维护密切相关。不少操作人员因忽视维护细节,导致仪器出现检测误差增大、故障频发等问题,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增加设备维修成本。其实,这款仪器的日常维护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关键要点和简单操作步骤,就能有效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核心维护要点可概括为“清洁、校准、防潮、防锈”四大方面,每一项都对应具体的操作步骤,操作人员只需按流程执行即可。首先是清洁维护,这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环节,重点在于毛细管粘度计和恒温...

  • 2025

    11-25

    不少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GB/T1632测定仪时,往往只关注操作步骤却忽略了原理理解,这很容易在设备出现小故障时束手无策。其实,这款仪器的核心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我们可以用生活中“流水计时”的场景来通俗类比——就像观察一定量的水通过固定粗细的管道需要多长时间,以此判断水的粘稠程度,GB/T1632测定仪正是通过类似的逻辑,实现对油品低温运动粘度的精准测量。首先要明确,运动粘度的定义是“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的比值”,其核心衡量指标是“一定体积的流体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标准...

  • 2025

    11-25

    在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油品的低温运动粘度是决定设备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指标。GB/T1632自动低温运动粘度测定仪(以下简称“GB/T1632测定仪”)作为依据国家标准研发的专用检测设备,就像一位精准的“质检哨兵”,时刻守护着油品质量与设备安全。它通过自动化检测手段,精准捕捉油品在低温环境下的流动特性,为生产、运输、使用全链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从核心用途来看,GB/T1632测定仪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测量液体在低温条件下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反映了液体分子间的内摩...

  • 2025

    11-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实验室“多面手”,应用范围覆盖环境监测、医药研发、食品检测等多个领域。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快速、准确,能在几分钟内完成样品分析,这让它成为科研和生产中的“刚需仪器”。在环境监测领域,它是水质的“健康检测仪”。以自来水厂的余氯检测为例,余氯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指标,过高会影响口感,过低则无法杀菌。检测时,先在水样中加入特定显色剂,余氯会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然后用紫外分光计测量该物质在特定波长(如515nm)下的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就能快速算出余氯含量,...

  • 2025

    11-24

    对实验室新手来说,紫外分光计操作看似复杂,实则像用咖啡机——掌握流程和细节就能不出错。日常操作核心可总结为“开机预热→调零校准→样品测量→关机整理”四步,每一步都有需要留意的常见场景。开机预热是第一步,就像冬天开车要热车。接通电源后,需打开仪器和电脑软件,让光源和检测器稳定30-60分钟。很多新手急于求成提前操作,会导致测量数据波动。曾有同学刚开机就测样品,同一溶液两次测量吸光度差了0.05,重新预热后数据才恢复稳定。调零校准是关键环节,目的是消除溶剂干扰。先将装有空白溶剂(...

  • 2025

    11-24

    夏天出门前,你会不会对着镜子看看肤色?其实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简称“紫外分光计”)做的也是类似工作,只不过它“看”的不是人,而是物质的“光学肤色”——也就是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能帮我们快速识别物质成分和含量。要理解它的原理,不妨从彩虹说起。阳光通过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而在紫光之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紫外光,这些光共同构成了紫外可见光谱。当这些光照射到物质上时,就像不同口味的零食遇到挑食的孩子——有的波长被物质“吃”掉(吸收),有的则“原封不动...

  • 2025

    11-21

    ASTM1275B测定仪虽然是专业设备,但只要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技巧,就能确保检测结果精准可靠,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下面这几个实用要点,操作人员一定要记牢。首先是油样采集要规范。油样是检测的基础,如果采集不当,再好的仪器也测不准。采集前要确保采样容器干净、干燥、无油污,采样时要避开油面的杂质和底部的沉淀,从油样的中上部采集。同时,要做好采样记录,包括采样时间、设备编号、油样类型等信息,避免后续检测时出现混淆。另外,油样采集后要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硫含量发生变化。其次是...

共 2421 条记录,当前 2 / 303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