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5453 紫外荧光硫含量测定仪是一款用于精确检测样品中硫含量的专业仪器。正确、规范地操作该仪器,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其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样品准备
液体样品:若样品黏度较高,需按照相关要求将其稀释至合适浓度,防止在进样过程中堵塞进样系统。同时,要确保样品均匀,无杂质沉淀,可通过搅拌或超声等方式进行预处理。
固体样品:需先将其研磨成粉末状,再进行过筛处理,去除大颗粒,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对于一些难挥发的固体样品,可能需要配合裂解炉使用特殊的进样方式。
气体样品:通过专用的气体进样装置将其引入仪器,在此过程中,要确保气体流量稳定,且无冷凝水,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准备一系列已知硫含量的标准样品,用于仪器校准,标准样品的浓度范围应涵盖待检测样品的预期硫含量范围。
仪器检查
仔细检查仪器各连接管路,确保其通畅,无泄漏现象。重点检查进样管、载气管、反应室连接管等关键部位,可采用压力测试或肥皂水涂抹等方法进行查漏。
确认载气(通常为高纯氩气或氮气)、助燃气(氧气)的气源压力正常,钢瓶阀门开启状态正确。检查气源的剩余气量,确保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出现气源不足的情况。
检查仪器电源、电路连接是否稳定,散热风扇是否正常工作。若发现风扇运转异常或电路连接松动,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调整,以保证仪器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运行。
开机预热
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依次打开主机电源、计算机电源及配套软件。在开机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面板和计算机屏幕上是否有异常提示信息。
启动载气和助燃气,缓慢调节流量至设定值。流量的设定需根据样品类型和仪器型号确定,一般情况下,载气流量可设置在 300 - 500mL/min,助燃气流量设置在 100 - 200mL/min。
开启紫外灯、反应室加热装置(若有),进行预热。预热时间通常需 30 - 60 分钟,以确保仪器光学系统、反应室温度达到稳定状态,为后续的准确检测奠定基础。
参数设置
在操作软件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根据样品类型(如轻质油、重质油、固体等),调用仪器预设的方法,若预设方法无法满足检测需求,也可手动设置相关参数,包括进样量、裂解温度、紫外光波长、检测时间等。裂解温度一般设置在 1000℃左右,以保证样品中的硫化物能够充分转化为二氧化硫。
进行校准设置,选择标准样品的浓度范围,并设置校准曲线的点数。为保证校准的准确性,通常至少需要选择 3 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来生成校准曲线。
标准样品进样
生成校准曲线
样品进样
检测过程监控
数据记录与处理
仪器关闭
后续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