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5618983369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避坑指南——新手也能少走弯路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避坑指南——新手也能少走弯路

更新时间:2025-11-14      点击次数:140
紫外分光光度计虽好用,但操作稍有疏忽就会出错,比如数据忽高忽低、结果和预期差太多。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可以提前避免的,这篇新手避坑指南请收好。
第一个坑是“样品准备不规范"。样品必须澄清透明,要是有沉淀或浑浊,光穿过时就会被“阻挡",不是被分子吸收,而是被颗粒反射,这样测出来的吸光度肯定不准。所以测之前一定要过滤或离心,去掉杂质。另外,样品浓度也不能浓度太高,光几乎穿不过去,吸光度会“爆表";浓度太低,信号太弱,误差会很大。一般建议先做预实验,把浓度调整到仪器的最佳检测范围。
第二个坑是“比色皿使用不当"。比色皿是装样品的透明容器,分石英和玻璃两种,这俩可不能混用。玻璃会吸收紫外光,所以测紫外波长(200-400nm)时必须用石英比色皿;测可见光(400-760nm)时,石英和玻璃都能用。而且比色皿的“光面"和“毛面"要分清——光会从光面穿过,毛面是用来拿的,要是不小心用手碰了光面,指纹和油脂会吸收光,影响数据。用完后一定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倒扣晾干,避免残留样品腐蚀器皿。
第三个坑是“空白对照没做好"。空白对照就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溶剂",比如测水溶液样品时,空白就是蒸馏水。测样品前必须先测空白,让仪器“记住"溶剂的吸收情况,这样才能扣除溶剂的影响,只算出样品本身的吸光度。要是跳过空白步骤,溶剂里的杂质或微量污染物就会被当成样品信号,导致结果偏高。
最后提醒一句,开机后要让仪器预热30分钟左右,待光源和检测器稳定后再测,不然数据会漂移。只要做好这几点,新手也能测出稳定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