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5618983369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DIN51794自动自燃点测定仪实操指南,这些要点别忽视

DIN51794自动自燃点测定仪实操指南,这些要点别忽视

更新时间:2025-11-19      点击次数:57
DIN51794自动自燃点测定仪虽操作便捷,但规范使用才能确保检测安全和数据准确。无论是新手还是熟手,都要牢记以下实操要点。
首先是“样品准备要规范"。样品需保持均匀纯净,避免混入杂质——比如检测油类样品时,要先过滤掉其中的固体颗粒,防止杂质影响燃烧信号判断;液体样品需控制好用量(通常5-10毫升,具体按仪器说明书),过多可能导致升温时溢出,过少则会因样品不足无法准确捕捉自燃点。同时,样品温度应与室温一致,避免因温差导致初始温度数据偏差。
其次是“设备检查不能少"。每次使用前,要重点检查三个部分:一是反应容器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残留上次检测的样品,若有需用无水乙醇清洗并烘干;二是温度传感器和红外探测器是否校准——建议每月用标准物质(如已知自燃点的正庚烷)进行一次校准;三是安全防护装置,比如仪器的防爆门是否关闭严密、应急降温系统是否正常,确保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处置。
最后是“数据解读有技巧"。仪器记录的“自燃点"通常有两个数值:一是“初始自燃温度"(样品开始出现局部燃烧的温度),二是“自燃温度"(样品整体持续燃烧的温度)。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行业需求选择报告数据——比如储存环节通常关注“初始自燃温度",而生产过程则更重视“自燃温度"。同时,若同一样品多次检测数据偏差超过5℃,需检查样品是否变质或仪器是否需要重新校准。
总之,规范操作是发挥DIN51794自动自燃点测定仪价值的关键,既保障检测安全,又能让数据真正为企业安全管理“保驾护航"。